藝術家如何工作
這兩天分別讀到了兩篇文章:
一是簡略的摘要Mason Currey所寫:日常的儀式:藝術家如何工作(Daily Rituals:How Artists work)
蘋報:莫札特的一天
上篇報導應該是引申自The Huffington Post by Kevin Short:
Here’s how the world’s most brilliant people schedule their days- Daily Rituals: How Artists Work by Mason Currey
另一篇則是國內著名的音樂論述評論家焦元溥(ㄆㄨˇ)先生在聯合新聞網發佈的文章:
樂聞樂思/學音樂,學科很重要【聯合晚報╱焦元溥】
全文如下:
“最近很驚訝地發現一個其實應該不該驚訝的現象,就是許多國高中的音樂班學生與家長,認為「學科」耽誤了音樂學習。
這裡的「學科」,以現在考試制度而言其實已經非常少,就是國文和英文。但即使就這兩科,很多人還是招架不過來,覺得練琴的時間都不夠了,怎麼還會有時間念國文和英文。
恕我直言,這其實就是練琴時間不夠的原因。如果你沒有那個頭腦去理解音樂,學來學去只是皮毛,當然治絲益棼。不知道自己該練什麼,自然永遠沒有足夠時間練琴。
常常聽見有人「驚訝」於音樂家不能只練琴練唱,還需要廣博涉獵——唉,怎會「驚訝」呢?沒有藝術創作能夠脫離它的時代。不讀拜倫雨果,怎能真正了解李斯特。對法國大革命思潮一無所知,又如何深入貝多芬?更何況,現在「學科」所要求的,甚至不是對音樂史的深刻理解,也不是對文化史的多方研究,只是國文和英文而已呀!中文好,可以和自 己的世界溝通;外文好,可以和全世界溝通。說到底,若對世間事物缺乏興趣,對人不願多所了解,又怎能和欣賞者溝通,透過演奏和人共鳴?倘若如此,又為何要學音樂?
更不用說從早期古典樂派開始,音樂就和語言文法結合。想要深入詮釋此類作品,就必須了解語言,並配合音樂本身的「文法」(和聲、節奏等)。這並不困難,但必須認真思考學習,才能提出有意義的詮釋。如果自己沒有概念,就只能等待老師一個音一個音教,一個句子一個句子指導,那時間當然不夠,而且會愈來愈不夠。
如果國高中階段沒有打下好的語文基礎,甚至到大學階段也不思努力,要說能在音樂理解和演奏上有何成長,實屬天方夜譚。學科和術科學習本來就該合一。這不是為孩子找音樂以外的退路,而是語言能力不好,術科學習其實難以為繼。當然,這世界上還是有演奏者以音樂空泛無物聞名,但這樣的人是靠機運而非能力存在於舞台,我們又豈能教導並指望孩子只靠運氣而非能力?
學音樂並不是學習樂器就好。在這大學音樂科系逐漸放榜之際,希望大家能夠好好思考音樂究竟是什麼,又為什麼要學習音樂。音樂何其美好,卻絕對沒有一般人想像地「簡單」。光是喜愛練琴唱歌,並不能使你成為演奏家和歌唱家。但也正是因為博大精深,音樂才值得我們用一生去努力鑽研,雖然一生並不足夠。
【2014/03/31 聯合晚報】@ http://udn.com/ 全文網址: 樂聞樂思/學音樂,學科很重要 | 訊息藝開罐 | 閱讀藝文 | 聯合新聞網 ”
寫的真是太好了。最近自己埋首苦讀,有如回到學生時代蹲在圖書館,早起晚睡的日以繼夜寫作,研究,排版,校稿,練琴,教課,運動。文思泉湧,靈感宣泄,發奮認真衝刺的感覺,竟然令人完全不會覺得疲累。春天天亮的逐漸早了,清早工作果然效率加倍。自發性的投入工作,成就感超凡。我想要自己除了能演奏之外,筆也能寫出言之有物的文章。為自己打拼再一次的升級。
不用去在意完不完美,即使失敗或不滿意,我只要再多站起來一次就好。Fighting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