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圓美國留學夢計畫(一)
每年的Dec.1是美國學校音樂系秋季班入學申請的期限,出發來北京之前,就有好些個學生趕著要我出門前幫忙錄音,寫推薦信,決定考試曲目之類的…多年來,很多學生想聽聽意見,或希望知道一些訣竅,我非常滿意自己留美的經驗,選擇的學校-University of Michigan at Ann Arbor,給了我人生中最好的學習過程和回憶! 回想起過去準備申請學校的過程,很有意思!
選擇學校時的考量:
a)個人能力:毋庸置疑,請誠實面對自己的能力和程度,以選擇適合的學校。我當初選了十二所,每一間都錄取。
b)學校的排名。因為既然要去取經,當然儘可能的選擇好學校。況且學歷是跟著我一輩子,很需要謹慎考慮。
c)主修的老師。選擇U of M,其中一個重要原因當然是為了伴奏恩師Martin Katz。進學校前我完全不認識他,不知道他到底人怎麼樣,但他有美國伴奏界的Dean(類似學校裡的教務主任)的稱號,是美國伴奏界先驅女伴奏家Gwendolyn Koldofsky在USC的第一代嫡傳弟子,又是美國最出色的女中音Marilyn Horne 的長期固定合作的伴奏家,他在聲樂界的地位無人能敵,所以即使後來發現老師超級嚴格,苦不堪言,工作量大到讓我一輩子第一次練琴練到哭,學到的卻是完全超乎我想像的領域,我只能說自己是傻人有傻福。老師還特別照顧我,不曾被他罵到哭,也沒被他從上課琴室趕出來,從他第一眼見到我就說”妳好好的去學鋼琴獨奏就好,來學伴奏做什麼?”那時他一定覺得我瘋了,不知天高地厚,別的學生光修一個他的學位就很難熬過去了,我還要同時連獨奏一起修…到後來給我全額獎學金,讓我參與年度歌劇製作的全程排練(當rehearsal pianist and coach,類似像老師的分身),即使只在老師身邊兩年半,我到現在想到老師都還戰戰兢兢,老師隨時都可能聽到我在哪裡彈得怎樣…
至於我的獨奏老師Dr.Logan Skelton,更是奇遇。老師和我當年都是U of M的菜鳥,我們兩個暑假在系上wonder熟悉環境的時候遇到的,他主動問我是不是某某人。當年我沒有去現場考audition,等到我到學校了,才發現學校把我assign給這個新老師。我也沒擔心,因為一個好學校聘的老師一定都很有能耐的。老師新來的,當然也不曾聽過我申請的帶子。不過就因為如此,在新環境都力求表現的兩個人:老師要在最短時間建立起一個好名聲的studio,我則是一向要求自己的,所以老師非常盡力的調教我,我也盡全力達到他的要求,培養出戰鬥情感。老師不但立刻拿到了tenure(續聘資格),還在數年前就當上鋼琴系的主任。因為我是老師在U of M的第一代弟子,所以當他申請升副教授時,他請我寫了一封學生代表的信,為申請中的要件。老師現在能來東海大學暑期國際夏令營指導,我每年一定去見他。
我這兩位老師教導我的太多了,還要另外再好好寫寫…
d)學校的環境。包括要轉幾趟機,從機場到校園要多遠,附近的大城市等等,都依照自己的喜好仔細考慮。我自己不愛音樂院,所以幾乎以大學為主,音樂院只申請了一家。也沒有選擇西岸的學校。但我喜歡運動,又喜歡多認識不是學音樂的朋友,所以學校的sports team要很強,我才有比賽好看…雖然之後發現根本沒什麼空和朋友出去hang out,但學校裡的學生素質非常高,每個科系都很強,台灣留學生人數多又都是個中翹楚,無形中,人脈就建立起來了。這個無形的資產,非一蹴可及。
準備的過程:
長程的-
a)在校成績的維持。成績單還是很重要的。我在大學時自認和同學比起來愛玩又很混,常蹺課,但對主修和術科是很有堅持。最後拿到成績單,拿到了4.0以上的平均成績。其實應該不難的。
b)英文的程度。對英文的預備更是要謹慎。我TOFEL在高二時就去補,大學就沒補了,並計畫大三時考完,因為當時TOFEL成績可以保留兩年,預備著大五那一年實習時的十一月寄出所有申請表。此外我還為了U of M特地去考了Michigan Test,這是這學校自己設計的英文測驗,我為了表達誠意,當然去考了…哈哈哈…以及考了GRE的Subject Test in Music。這個考試成績也不是申請學校必備的,但因為音樂系不需要GRE的General Test成績,我想想,那音樂的Subject Test 還是考考吧。到最後我的TOFEL成績超過最好的每個學校的標準,我不想因為英文成績沒達到,而不能申請我想讀的學校。
c)主修的表現。a/歷年來的學習曲目表(repertoire list),需要累積著並做記錄。我到現在還是有習慣,把自己增加的曲目,包括獨奏和室內樂的曲目,做在excel檔案裡,非常方便。這也是一個檢查自己是否有持續學習的一個很好方法。依照著樂派和年代,及作曲家的姓氏排列,可以做很有效率的整理。
b/歷年來的比賽與演出經驗,務必儘可能的參加並有表現。當申請學校必備的履歷表遞出去時,過去比賽得了什麼獎項等等,無所遁形。等到那時候才發現沒什麼可寫的,早就來不及了…學生時期,我就是很愛比賽,成績也還算可以。在大學時期我的計畫就是在第一年就學校內的獎和區賽全拿完了,接著就是一直開音樂會,既然要讀伴奏,我的音樂會就不只是獨奏音樂會,也自組了一個鋼琴三重奏和雙鋼琴,分別開了不少音樂會。此外因為有比到協奏曲獎項,所以也有協奏曲音樂會的經歷。
d)經濟的預備。如果錢可以從天上掉下來就好了… :)我在高中時就確定自己會出國讀書,父母很愛我,但沒義務要完成我所有願望。我覺得自己人生想要的,靠自己爭取才是最實在的。那時讀師大的好處之一,就是讀書全部免費,每個月又有公費零用金三千多塊,我用大學四年認真的家教存錢,還有大五實習那一年的全額薪水,出國時還老實的賠了公費二十幾萬(當時有謠言說沒賠公費,會在海關被攔下來…哈哈);美國的老師也非常照顧我,看我的表現,給了我全額獎學金和stipend(生活費)。有了計畫的準備和全力以赴的努力,即使U of M是數一數二學費貴的學校,還是可以過的充裕自在。
短程的計畫-下回再說…….一圓美國留學夢計畫(二)